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一例一休制度,讓我一路查到約聘和工讀生的制度。想想我做學校約聘也七年了耶!其實從第一天就一直準備著要交接的東西,從一本變到現在已經多到不知道怎麼交接了!
每一種公司的約聘似乎都不一樣,但是在私立學校,我可能還蠻慶幸的,原本一開始也沒福利,人家有尾牙摸彩,我們也是沒有,但是隨著做久了,有組長去爭取,後來也扣了福利金,所以該有的也都和正職差不多,薪水也按照計畫慢慢調漲。中間也曾經一度教育部計畫中斷,導致一個月沒工作,還好遇到的組長人超好,幫我想辦法做工讀,做美工工作,也算是維持了一個月的薪水,雖然減半了!但是省吃儉用也還是撐過了!這也就是約聘不好的地方,一年一聘,隨時要擔心約到期了,就開始倒數自己工作的日子。最近又聽到教育部一下說計畫中斷一下說計畫延續一年的,也是搞得人七上八下。
在學校邊做邊等,看有沒有人退休或離職,曾經也想說轉正職。結果有同仁替我們開了先例,下場卻還是離開了學校。不過也讓我們了解了一些些正職的內幕,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薪資。薪資一整個縮水,也不知道為什麼差這麼多,試做一年後還需要等幾年才能調薪,做的事情絕對沒你想的少,只是差別可能不用辦活動。畢竟辦活動的事情大都交給約聘人員,也就是我們了!其他福利正職和約聘說實在似乎沒差。年終是算兩個月本薪,約聘只有1.5個月,所以如果是剛進來的約聘轉正職,換算起來每個月就差不多。不過當約聘做久了之後,薪水會每年提升一個階級(好像是寫計畫時就有這規定),所以每年編自己的薪水(寫計畫)時,尤其看到年終就想:"再一年也就過了!"
先前因為換政府,教育部的計畫也換,所以導致約聘人員預計是到今年為止。然後大家就開始想,很多組內的大小事務其實都交給約聘做,包括長的秘書,有些制度就算約聘不在,教育部似乎也規定一定要做。我是曾看到某學校全部解聘再聘回,然後全部重算年資(真是太奸詐了)。我們學校是還沒做到這樣,所以還算蠻有人情的(吧)。
學校約聘做的事情還真是包山包海,我以前做廣告設計,也只要廣告設計,因為公司小,也是要和客戶聯繫和開發票。這裡的包山包海,除了從辦活動的接洽,做文宣,做廣告,發函文。辦活動還須應付臨時發生的各種狀況,包括投影機、音箱壞掉、講師臨時腸胃炎,天氣不好、便當遲到、車子遲到...等種種想都沒想過的原因,只能說臨場反應要很好,心臟要夠大顆。我們前組長常說:「你是第一個,就算錯也是對,因為沒有比較。」活動有很小的演講,到很大的邀請貴賓的成果展或研討會,說學不到東西?感覺上至少學到如何辦一場活動的流程吧!或者是文謅謅的邀請教育部官員的函文。不過也經歷過不同的長官,也有越搞越大的或臨時撤換場地的(海報都印完,發完,前一天晚上才說要換的,傻眼@@);也遇過連進門都靜悄悄的,通通自己來。慶幸組長倒是只換兩個,都蠻好的!
現在待學校待久了!其實覺得有暑假有特休,因為是離我家超近,所以也不太需要花油錢。說到近,我還真是建議了那個轉正職的朋友,乾脆去找離家裡近的學校工作,所以目前好像聽說也是蠻開心的。所以說離開或留下究竟哪個比較好?老實講現在再回去做美編的工作,也或許會遇到好公司,或再次遇到不好的公司,實在也說不準,只能且做且走,等到真的約到了,再說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