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因為去報名補習班,所以什麼都去學,可是禮拜天聽到教3D MAX的老師說:「很多讀美術的讀廣告的學生最後都退去走平面設計,用的都是以拉和PHOTOSHOP;當碰到網頁的程式時也都退回去平面;在碰到3D後,發現還是很難,也退去走平面,結果平面設計的人越來越多。」
剛好坐我隔壁的女生也是藝術學系的,她也覺得很有道理。的確,我覺得真的,我就是碰到網頁設計後,覺得程式好難,然後學3D後又發現都要建模,我也是選擇了最簡單的以拉和PHOTOSHOP。
在過去,只靠這兩個軟體生存的公司也大有人在,可是當網路竄起後,一堆應徵的公司都要求要會網頁設計,但是他們卻沒想過平面轉動畫,要會的不只是設計和程式,有時還要配合一堆軟體。試問,一間公司會灌那麼多軟體,只為了做一張網頁嗎?又更何況是很低的薪水,請一個十項全能的"美工"?
每每我看到104人力銀行請的美工薪水居然和服務生的薪水一樣時,就會深深覺得台灣真的不適合做設計。難怪越來越多人乾脆擺小吃攤,美工人也大出走。做一個美工,不要說設計師,要學的軟體那麼多,一個服務生只要有手、有腳,夠和藹可親就可以了!
我們每天盯著電腦,要創意,要被客戶釘;服務生只要服務即可。客戶看到服務生不會那麼囉嗦,但是看到設計師,又怕設計不好多付錢,又怕設計太好付太多。不過我也聽過服務生羨慕做美工的,可以坐在辦公室吹冷氣。我覺得是運氣問題,遇到不錯的公司,就是很輕鬆又可以吹冷氣,薪水高又不用擔心要多做其他不屬於本行的工作,不過機率微乎其微吧。
現在的我就像徘徊在選擇要不要繼續的十字路口。不像以前,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,我就是要選廣告設計,我就是要做平面設計師,我就是要在公司上班。現在的我,不是沒衝勁也不是沒有畫畫的熱情,只是不知道該做什麼了?
可能是在家裡接案,面對每次金額的不確定感?案子會不會繼續做下去?廣告公司會不會繼續和我配合?廣告公司的案子減少(不是針對我,是公司真的案子變少了)?學習的項目能不能學以致用?學習的目的是什麼?這樣的不穩定感,就是SOHO的唯一缺點。還是其實是自己庸人自擾,因為SOHO唯一的優點就是自由。
真想拿一個杯來搏杯,看看將來到底要走哪一條路?有什麼工作能想畫什麼就畫什麼還能賺到錢的?
PS:我現在的目的沒有,但是還是得把網頁、3D、手繪的技能學起來,我想多一些基本概念總是好的。就像是讀了很多書,有一天幫我媽的店時,和一個客人閒聊到音響,我居然和他講解2聲道和5聲道音響的不同處,我是嚇了一跳,居然有人不懂。但是聊完後,他就變成熟客了。不斷的學習總還是有用的嘛!只不過我好像都是東看西看的那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