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在家裡看了"貧民百萬富翁",劇裡面的劇情讓我看了非常"驚訝",原來貧民窟裡的小孩,就像是傳言被擄走的小孩一樣,會被打斷腿或弄瞎眼睛,然後丟在路邊乞討,這真是太恐怖了!感覺也太可憐了!
劇中的三個小朋友本來以為自己遇到的是好人,結果竟然遇到的是大壞蛋,即使兩個男生逃走了,也是過著到處打零工、偷竊的生活。而那個不幸被留下來的女生,也可想而知她的命運也不好,雖然沒死,但是也是被到處轉賣當妓女或當黑社會老大手中的玩物。雖然最後的結局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HAPPY ENDING--有錢又有愛情,但是現實社會的案子卻還是充斥著很多逃離不開貧民窟的人。
現在的台灣也快要面臨這樣的窘境了嗎?看報紙寫:現在的台灣是工時最長、收入卻很低的國家了!父母因為雙薪,對於小孩難免疏於照顧,社會上不免會形成兩種人,一種就是疏於照顧,導致小孩變成難以教導的壞人,一種是不幸被壞人擄走,像劇中一樣被打斷腿抓去當乞丐。有自制能力、善良的小孩則形成第三種--早熟型、一切獨立自主、只有自我的小孩。雖然我們沒有像片中那麼可憐,住在比房子還高的垃圾堆裡,不過人們因為每天超時的工作,內心的貧窮可能遠遠勝過外在的貧窮了!如果有的更不幸了案子,就是當另一半因為超時工作,爆肝、癌症等疾病走了,最慘的是賴活著的時候,可想而知的醫藥費、生活費不就落在另一人身上,再不然就是兩個大人一起掛,這樣小孩還要誰帶呢?是不是又像片中的孤兒一樣,過著循環又循環的生活。這樣的狀況在現代也越來越多,卻沒人有這種警訊,想方法改變?因為政府說惡習難改,這長久以來政府貪污的惡習,不顧人民死活的惡習,就像貧民窟裡的政府一樣,乾脆視而不見算了!
影片中有三個小朋友分別飾演三劍客的主角們,因為我們已經先看到新聞,再看到這部片,就會想到,現實生活裡,她們似乎沒有因為這部片的片酬而改善生活,也沒有像片中的男主角,最後獲得一筆高額的獎金。邊看影片,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兩個小朋友因為家裡的屋子被拆掉,小朋友哭喊的聲音,那種無助的吶喊,讓人覺得電影終歸是電影,貧民還是原來的貧民,感覺好像影片和真實無法連結一樣。
就像看了"血鑽石",第一次看得是劇情,第二次才看到,原來非洲的鑽石是這樣"賣"出來的,是養了一堆小孩兵,透過打仗才得來的。他們還那麼小,怎麼不是讀書、寫字、開心的上學、交朋友,卻是拿著槍,學習著殺人。想一想覺得自己的小孩幸福多了!至少不用去向人乞討、不用拿槍去殺人。
我都和他們說,就算再怎麼窮,只要你有手有腳,挨一兩頓餓沒關係!重點是要靠自己賺錢,辛苦沒關係!不要老是向人乞討、借錢,除非萬不得已。其實借錢真的是萬不得已,向人借錢必須壓低身段,但是被人討錢,卻又老是覺得好像被欺負、被討債。反之,借人錢,當自己沒錢時要向人追討,還會被當要債的,不是惡言相向,不然就逃之夭夭。不借人錢,又會被說逼死一條好漢或不夠朋友等。這借人與被借之間、借與不借之間,總是剪不斷、理還亂。不管是借人或被借,欠錢或還錢,總之一句話,沒錢就是沒錢,景氣不好就是景氣不好。只是一般債主不會和你共體時艱,就像是銀行、借錢公司還是鼓催你借錢,但是如果你還不出來,你和他說:景氣不好要共體時艱。他可能只會回你:狗屁!所以我希望銀行發行有多少花多少的卡片,而不要用信用卡,發行信用卡的銀行就讓他倒吧!
即使你看到路邊有很可憐的乞丐,但是自己又不是有錢的人,連自己都快吃不飽了,還有錢去救別人嗎?就算覺得貧民窟的小孩很可憐,但是我們又能幫上什麼忙呢?畢竟我們又不是導演,更不是出錢要她們拍戲的人。只能在心裡默默的祈求他們每天能有和平安穩的日子,期望藉由宗教的信仰,祈求大宇宙的神幫助她們,也幫助在台灣的我們吧!讓大家都衣食無虞吧!
◎還是祈求讓我也能中樂透彩5億吧!或像劇中主角一樣參加百萬大富翁的節目贏得獎金好了!
留言列表